「競爭力」這個詞是否被過度濫用?
「現在的大學生沒有競爭力」
大學生該對自己負責,也該負起培養自己的任務,至於把自己培養成什麼樣的人,是自己的責任,對吧?一句「沒有競爭力」就全盤否定所有的大學生,是否太過武斷?
「萬人考大學活動以淘汰不良系所」
這是最差勁的活動了。即使是低分就能錄取的學校,如果學生自己就讀期間不肯努力,畢業後也會被社會的「天擇」淘汰,根本不需你們動手。學生本身於在學期間對自己是否有正面期待、是否願意好好培養自己、老師們是否能激發起學生們努力的心意等等比這些重要太多了。只要學生本身願意努力,即使是身處後面的學校也有出頭的一天。這麼多的成功翻身案例,你們沒看到嗎?
如果你們的目標是讓素質低落、辦學敷衍的學校關門大吉,我絕對贊成,但若是用像這樣存有不小爭議的方式打算淘汰系所、把入學門檻與在學期間的努力畫上等號、只以「競爭力」當作理由認定讀這些學校的所有學生都是沒出息的、不願努力的的傢伙……等等行為,我是絕對反對的。你們根本沒見到他們在學期間的努力,卻以這樣的方式否定了他們所作的任何努力;這樣的行為無疑是逼他們走上絕路,這樣還不算過份嗎?
「為什麼要工作?」
「為了要賺錢。」
「為什麼要賺錢?」
「為了要生活。」
「那麼,為什麼要加強競爭力?」
「為了要賺到更多的錢。」
「為什麼要賺到更多的錢?」
「為了要過更好的生活。」
(以上循環)
所以,為了要生活,需要工作來提供生活所需的經費,而加強競爭力便是為了取得更好的工作、有更好的收入,以便過更好的生活。所以大家都在加強競爭力,實際上的目的都是相同的,都是為了有更好的生活——更廣泛地來說,是為了追求幸福。人追求本身的幸福,是天性,是一種自然的趨勢;而在現在的社會中,能有更好的生活就是一種幸福。所以大家才願意工作,不是為了工作才去工作,而是為了追求幸福才去工作。
不要本末倒置了,大人們。人不是為了工作才活著的。